大家都聽過「生理時鐘」四個字,但它到底「在身體的哪裡」?原來身體中有很多不同細胞都有固定的節律,而負責協調身體許多生物鐘運作的則是位於下丘腦的視交叉上核。這樣的理論能解釋為何嬰幼兒會尿床、老年人半夜容易醒來,而對時差敏感的人不管睡多久仍會感到疲累。而對生理時鐘影響最大的則是太陽。不管是晚上睡不著,或是清晨太早醒來的人,都可以藉由曬對太陽來調整生理時鐘。
另外如果你聽過「中原標準時間」或「格林威治時間」的話,忘了它們吧!現在它們已經不再代表標準時間了,而是由「原子鐘」所取代。台灣的標準時間是由國家時間與標準頻率實驗室所定義,而世界各地的原子鐘則是透過國際度量衡局協調同步。原來所謂的一秒早已不是地球自轉的1/86400了。
「張大春泡新聞」的固定來賓 Joyce到底何許人也?為何聽她談過文學、教育、網路與科學都這麼精彩,讓我大開眼界!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