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六晚上廣播金鐘獎頒獎,已經連續第三年守在螢幕前。感想如下:
- 個人印象覺深刻的幾段包括:
- 馬世芳介紹終身成就獎得主-陶曉清,說得極為平實卻也非常感人
- 廣播3.0中 DJ 們載歌載舞那一段很精彩,看得出來練了很久,也展現了廣播人的活力與團結。但前面的短劇看不太懂
- 左左右右很可愛,得獎的小茱姐姐超機智
- 司馬中原爺爺也很可愛
- 負責開場演唱的兩位老先生-文夏與謝雷令人敬佩,但不確定能有多少共鳴
- 多組頒獎人組合的安排令人欣賞,卻也顯示獨自上台者有點乾
- 在直播的時候一直用「廣播萬歲」的名義發言似乎幫助不大,許多看直播的人可能都是為了最後出場的畢書盡...
- 盡管看到不少入圍者都是老面孔,但也發現了許多新節目,以及新加入的主持人。包括王政忠老師、墨鏡哥、郝廣才等等。日後再跟大家介紹。
- 原本以為正聲廣播電台都是股市名師的節目,深入了解之後,才知道原來地方台有許多特色節目,很多也極富意義,之後再跟大家介紹。
- 如果一個節目獲評審青睞得獎,也許會有人因此想要聽,但如果這個節目不在本地播出,或播出的時間不容易查找的話,那就非常可惜。尤其如果電台又沒有提供隨選即聽(Audio On Demand)的話,那麼電台所辛苦製作的優質節目,以及考量到可能申請的政府補助,就還有一些發揮更多效益的空間了。
- 為何每次都要提到古早以前,廣播與收音機對人們生活有多重要,是不是也能多了解一下為何現代還有很多人愛廣播的原因在哪裡?廣播金鐘獎如果能做到不只是鼓勵從業人員,同時還能回應現在廣播聽眾的心情與需要,應該會對廣播產業更有幫助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