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台大在選校長,還為候選人舉辦了多場治校理念說明會。雖然只有極少數人有投票資格,但許多人都非常關心在歷經這麼多風雨之後,台大未來會有怎樣的一位新校長。在幾位候選人中,有多位提到了台大排名下滑的問題,有一位候選人說台大要有自信,不要管排名;甚至直言「 全世界做排名的機構,背後都有龐大的利益、價值觀,『高級知識分子怎麼會信這個?』」
不過大學排名除了從學術角度外,還有從就業力的角度。今年9月英國高等教育機構公布的全球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名,台灣有四所大學進到前200,依序分別是台大、交大、成功和台科大。但英國「泰晤士報高等教育」上個月公布的調查,國內大學畢業生競爭力第一名則成了台科大。
其實我也覺得這樣的排名意義不大,做這樣調查的機構也的確有它的目的。重點還是學校要怎麼教育學生,同時培養他們各種相關能力。聽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蔡炳坤的這段說明,讓我想到我有一位同學,曾經對於某私立大學大一的電腦概論課程,竟然是教Word, Excel等軟體操作,要讓學生具備考上證照的能力,而感到不可思議,甚至嗤之以鼻,其實當時我也有一點。
但現在想想,覺得那所學校的作法,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。只是這樣的能力能獲得怎樣的工作,又能在整個國家的大環境之中過怎樣的生活,就可能不是一所大學能獨自改變的了。就算是台大也一樣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