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片來源:博客來)
話說從小我就很喜歡一些「老東西」,像書偏好看歷史文化類,舊電影可以反覆看不膩,就連音樂都可以聽很老很老的歌,老到我媽都說「這是我小時候在聽的」要不就說「這是妳啊嬤那個年代的了」不知為什麼,這些「老東西」對我就是有股莫名吸引力,再加上我還愛泡茶喝,以至於身旁朋友都說我是個十足的「老靈魂」
話說我這「老靈魂」在做了廣播之後,完全私心的將這些老東西拿來製作節目,今天要介紹的主角「許石」就是我在蒐集節目資料時所瞄到的一個名字,當時我在製作的主題就是「民歌採集運動」,這場由許常惠、史惟亮所發起的運動,將台灣民間歌謠不分族群、不分種類的紀錄保留下來,大家比較聽過的應該是像恆春古調《思想起》、宜蘭民謠《丟丟咚》、阿美族古調《老人飲酒歌》這首古調就是阿美族耆老郭英男,在1996年所演唱的那一鳴驚人的奧運開幕曲。
當然這台灣音樂史上極具意義的「民歌採集運動」,保留超過500多位音樂人資料,絕不可能只靠兩個發起人可以完成的,人稱「六多作曲家」的許石老師亦是其偉大運動的參與者之一,但有學者表示,其實許石在學成返台後就開始四處採集民謠,這可比許常惠與史惟亮發起的民歌採集運動早了近二十年呢!
話說回來為何說他「六多」呢!?據說他作品多、唱片多、學生多、子女多、採集的民謠多、音樂會辦的多。我們來一個個說好了,許石老師是二戰過後的台灣作曲家,曾遠赴東京的日本歌謠學院唸書,根基深厚的他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台灣歌謠,像是《南都之夜》、《鑼聲若響》、《安平追想曲》...等等,其中依《南都之夜》的風靡程度可以說是台灣第一首流行歌啊~當然作品多,唱片自然而然地也相當多,採集的民謠多這當然也不用多說,除了早了二十年採集,他前後還花了18年時間,其量能不多嗎?!
再來學生多,國寶級歌仔戲藝人楊麗花、《安平追想曲》原唱的鍾瑛、人稱台灣嘻哈始祖的劉福助、曾以《三聲無奈》紅極一時的林秀珠、以及人稱金嗓子歌后的顏華...等等都~~是他的學生,有些或許你現在聽來陌生,但在當年都是紅片大街小巷的歌王歌后呢!
再再來的子女多,這可真是嚇到我了,他一共有九個孩子!而這九個孩子中只有一名男孩,那就是排行第七的許朝欽博士,他非常爭氣,上網一查如今是個極具聲望的婦產科醫師,根據許博士回憶,他小時候還曾因為老爸名氣而被老師cue上台演唱《安平追想曲》...很不想承認但我也有類似經驗,不是因為我有名人父母,單純只是因為我的名字跟歌手〝李翊君〞很像...雖然覺得老師很無聊,但我還是唱得很開心啦!
或許音樂真的有撫慰人心的效果吧!許博士還回憶小時候老爸為了做音樂,再加上孩子多,所以其實以前他們家是很窮的,窮到必須得撿市場剩菜煮食,不過就算吃的清淡、穿的破爛,他們一家還是和樂融融,我想這就是音樂的力量吧~~這讓我想到一部經典電影《真善美》,劇中的音樂不只改善家中的緊張關係、甚至還緩和了當時緊繃政局,不一樣的是這個家很有錢就是了,對了!當然還有妻子的力量,他老婆真的很支持他,據說「2019許石百年特展」裡面所有的文獻幾乎都是來自於他老婆鄭淑華,因為這批重要資料不只是她的回憶,更是她生活的一部分,早期夫妻能有如此深厚情感實屬不易~報個小知識,他兩的媒人,竟然是台灣著名作曲家楊三郎!
最後就是音樂會辦得多,我是不知道許石老師總共辦了幾場演唱會,但根據他兒子許博士回憶,許石對開演唱會有種堅持,每隔幾年一定要辦上一場,就連剛動完心導管手術,在醫生及家人的極力反對之下,他還是堅持舉辦...而隨著音樂會的結束,許石老師不久後也因為過勞,了無遺憾地離開人世......
想了解許石老更多的執著與熱情,歡迎點擊聆聽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