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來源:北投虹燁工作室
戰爭有多可怕?
戒嚴時代的文字獄有多荒謬?
除了羅大佑之外,原來王傑也唱過《亞細亞的孤兒》!
除了《醜陋的中國人》之外,原來柏楊還有其他百萬本以上的暢銷書!
雖然以前沒看過《異域》,但從這集的《典藏台灣文學之美》中,知道了它的來龍去脈後,對柏楊感到更加好奇。
聽了這集之後,讓我去找了典藏在台南大學,導致柏楊先生入獄的大力水手連環漫畫。
聽了這集之後,讓我從網路上找到了《異域》電影的結局影片。
雖然沒有經歷過那個大時代,但感覺好近,又想離得遠遠...
« March 2019 | Main | May 2019 »
圖片來源:北投虹燁工作室
戰爭有多可怕?
戒嚴時代的文字獄有多荒謬?
除了羅大佑之外,原來王傑也唱過《亞細亞的孤兒》!
除了《醜陋的中國人》之外,原來柏楊還有其他百萬本以上的暢銷書!
雖然以前沒看過《異域》,但從這集的《典藏台灣文學之美》中,知道了它的來龍去脈後,對柏楊感到更加好奇。
聽了這集之後,讓我去找了典藏在台南大學,導致柏楊先生入獄的大力水手連環漫畫。
聽了這集之後,讓我從網路上找到了《異域》電影的結局影片。
雖然沒有經歷過那個大時代,但感覺好近,又想離得遠遠...
Posted at 04:14 PM in 閱讀文學 | Permalink | Comments (0)
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
說到林徽因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一定是那位「揮一揮衣袖,不帶走一片雲彩」的徐志摩,短短34年人生除了留下經典作品,也留下豐富情史,大部分的人都說他是「文學界的才子,情感上的渣男」但我對於他那挑戰傳統、勇於追愛的〝浪漫〞行為還是給予肯定的,試想要是現在父母逼著你娶嫁一位你素未謀面的人,你做何感想?但就是可憐了他第一任妻子張幼儀了...
扯遠了!話題回到林徽因,你知道這位會創作詩歌、小說、散文、劇本等著作的「中國一代才女」其實也是「第一位中國女建築家」,曾當過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,當年徐志摩就是為了參加林徽因一場關於古建築的演講,而搭上死亡班機......
原想到國外念建築的她,最後卻是美術系畢業,為什麼呢?因為當時有個莫名其妙的規定「建築系不招收女生!」整個性別歧視!不過我想是為了雪恥吧,最後林徽因以相當優異的成績畢業,真的是才女ㄟ,念甚麼都一把罩。雖沒念到喜愛的建築,但還好當時一起同行的,也是她未來的丈夫梁思成順利念了建築系,後來還成為建築界唯一一位中研院院士,他老爸就是那位推動百日維新、倡導新文化運動、支持五四運動的梁啟超,或許身處的時代背景不同,梁思成沒有推動像他老爸那般驚天動地的大改革,但也是與妻子林徽因在建築界默默地創新與貢獻。
受評論家Ruskin反對工業化的批發量產,而著重獨特手工藝術的「工藝美術運動」影響,以及為理解《宋代營造法式》書中早期的建築專有名詞,他們夫妻倆走訪中國15個省,繪製了兩百多處的中國古建築,再加上後來投入專門從事中國傳統建築研究和保護的「中國營造學社」,將更多古建築用更現代的手法記錄下來,像是其工法、上色與比例尺等等,在他兩投入之前,以前的建築書只是沒有規範的圖說,完全依經驗傳承,做菜隨意抓一把鹽,比例錯了頂多太鹹、太淡,但建築比例錯了,房子可是會歪、會垮的!現在有沒有很驚訝這些〝口傳〞的古建築,至今竟然能如此屹立不搖。
他倆出品《清式營造則例》其實對台灣早期的建築有很大的影響,因為清楚明瞭的內容讓此書,成為當時建築師唯一的參考依據,對照台灣的清代古建築,像是中正紀念堂、還有台幣一百元上的中山樓...都是參考了這本書。
林徽因也因為長期研究建築,產出的許多文學作品都將她的「建築意」融入其中,創造出綜合建物,大自然、與觀賞者人文素養三方面考量的評論新概念。真心覺得林徽音或許比徐志摩更適合當一齣電視劇的主角,看看早期女性如何在僅收男學生的建築界闖出一片天,這讓我想到一樣是在滿是男性的美國司法界,獨排眾議推動女性平權的大法官露絲,這種打破傳統的束縛、堅持理念、勇於追夢的題材不是很吸引人嗎!?雖然徐志摩也是啦哈哈哈...
趕快點擊聆聽,聽聽林徽因的建築人生吧~~
Posted at 01:08 PM in 藝術表演, 閱讀文學 | Permalink | Comments (0)
有沒有覺得這個標題很怪?聽界不是提供有聲內容服務,鼓勵大家多聽嗎?甚至和許多其他音頻服務不同,聽界並沒有提供文稿。閱讀和聽界有何關係?
今天(4/23)是世界閱讀日,文化部今年非常盛大地舉辦了許多活動,包括結合全國600多個閱讀空間,將舉辦百場的走讀活動。我們就趁今天把「閱讀在聽界」這件事說分明!
圖片來源:「世界閱讀日在台灣」官網
聯合報願景工程日前報導,去年國人有四成一整年沒看過書!沒時間或太花時間是最常被提到的理由,而更細膩的解釋則是就算有時間時,許多人也選擇了比看書更快「有所得」的活動。
當萬能手機已成人們隨身寶物時,還有多少人會想帶著一本書?而且各種資訊已不請自來、四處充斥,又何必去找書來看呢?雖然許多人都知道書是知識系統、是情感空間、是心靈良藥,但如何能遇到自己一本真正想看的書,或是需要看的書,恐怕是許多已經錯過了自由閱讀時期人們,選擇看書前的一大障礙。
這點就是我們相信「聽界」對「相信閱讀」的人可以帶來的幫助。
在聽界平台上有一個『閱讀.文史』類別,裡面來自不同合作電台的節目,全都是與閱讀或文史有關。包括
圖片來源:城邦讀書花園臉書粉絲團
圖說:聽界App畫面-來源【夢想自由行】
《畫說1950年代台灣文學》/應鳳凰(遠景出版社)
除了上述幾個節目之外,還有一個節目也很特別,是由Bravo FM 91.3所製作的【在轉角發現微光】,這個節目專門介紹全國各地的獨立書店。在閱讀風氣江河日下的今天,還有人願意經營獨立書店,不難想像每家書店背後都有許多讓人感動的故事。每次我聽這個節目,都會產生想要專程造訪,或是排進下次旅程中的衝動呢!(延伸閱讀:大家書房的故事)
以上這些就是「閱讀在聽界」的全部了嗎?不是喔!還有很多節目雖然不是以書籍介紹為主,但也經常會介紹不同主題內容的書。例如環宇廣播電台的【東明會客室】與【王牌獻櫻勤】,這兩個節目都被放在『勵志.學習』類別中。【東明會客室】主持人王東明是一位企業訓練講師,雖然年紀不大,但豐富的人生經驗、旺盛的學習力與好奇心,再加上本身開朗的個性,讓許多上節目的作者來賓都能呈現最真實自然的一面。
【東明會客室】主持人王東明 圖片來源:環宇廣播電台
至於【王牌獻櫻勤】的主持人是王櫻憓,她是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畢業,不走科技、金融,卻加入了媒體傳播業 ,目前是天下雜誌出版行銷總監。她在節目中也經常介紹各種新書,不論是職場、科技、金融、心靈、健康、家庭、理財,幾乎無所不包。而且不論是請作者自己上節目,邀請人來導讀,或是自己講,都能讓聽眾掌握到書中的重點與精神。
『勵志.學習』類還有一個很棒的節目,那就是佳音聯播網的【魅力學習 看見未來】,主持人是由資深媒體人李文娟,她曾任電視台新聞部經理,也曾擔任平面雜誌總編,媒體經驗相當豐富。她最常介紹的書籍包括健康、養生、飲食、家庭與學習等。應該是由於之前專業使然,每集一開始都幾乎立刻切入主題,並總能做出精準的提問與適當的小結,常能讓聽眾感覺像經歷一場知識盛宴。
此外,在聽界平台的其他主題類別中,也有些節目會不定期邀請圖書作者,或是出版社編輯上節目。例如只要你對該主題有興趣,就不難從我們推薦選輯中發現相關的內容。例如我們曾經介紹過《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》、《不是每個甜甜圈都有洞!》、《因為尋找 所以看見》、《文藝復興並不美》、《那些曠世天才的呢喃》等。
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大家聽過之後就不需要看書,而是希望大家能先快速接觸到這些書的內容,並在聽過之後做出要不要找書來看的決定。
到目前為止,我們已經有好多位用戶跟我們反映,他是聽了哪個節目哪一集的介紹之後,感到很有興趣,進一步買書或借來看了。
圖說:聽界用戶臉書貼文
所以我們相信「聆聽」與「閱讀」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搭配。當你在移動中,或是其它不適合看書的時候,你可以先聽別人介紹一本書,而你要聽誰介紹什麼書是有很多選擇的。喜歡就繼續聽,不喜歡就換下一個。沒有壓力,不會有負擔。
用聽界來閱讀還有一個好處,那就是相較於文字如果要想引起讀者共鳴,常取決於主題以及作者的文字功力,但聲音是立體的,有溫度、有情緒,所以當作者親上節目時,就算講的故事書上也有寫,但同時溢出的感情卻是獨一無二的。這在許皓宜上【王牌獻櫻勤】談《情緒寄生》一書時,提到她感受到女兒擔心自己被丟掉的整個互動,可說是再清楚不過。
獨自看書會有獨自的收穫,參加讀書會和別人討論,常能聽到不同的觀點。而聽作者自述,或是與同為讀者的主持人對談,則是另一種特殊的體驗;就算當下可能還在做其他事情,但常常啟發與獲得也就出現在意識受限與專注不足的一瞬間。
現在就試試吧~
安卓版下載 https://goo.gl/ZRt6xe
蘋果版下載 https://apple.co/2OApCET
每日推薦就在[email protected] https://line.me/R/ti/p/%40jpt7647l
Posted at 06:25 PM | Permalink | Comments (0)
在還沒創業以前,我有很長的時間是在數位行銷產業,記得在其中一家公司時,曾有一位同事是傳統廣告公司文案出身,她在新團隊中做的同樣是文案的工作,只是露出的媒體從傳統變成網路。有一次不確定我們是在討論客戶的案子,還是網頁規劃的方法論,但過程中她講了一句話我卻永遠記得:「可不可以不要說設計,要說創意!」
對網路盛行之前以大眾媒體作為舞台的廣告產業來說,「創意」當然是至尊;但經過幾年下來,應該有更多人認為「設計」對銷售的影響可能更加關鍵,而知道行銷不是只有廣告,更不是只靠創意的人想必也愈來愈多。
以上都是聽了【產業組曲】這一集之後所勾起的回憶。而且這一集還讓我進一步體會到,雖然設計和行銷這兩者在思考方式與行為作法上有所不同,但他們其實也有許多相似之處。一家優秀企業應該是要讓不同專業的人才,在可以一起努力之處相互激盪後,再各自前行並不時相互校準。而設計顧問或行銷廣告公司,或許是因為扮演角色同為乙方,所以很多時候背負的無奈也相同。
但這些無奈就只能是無奈嗎?
當客戶沒辦法回答你有關目標客群或通路市場策略的問題時,你有沒有想過是不是問對人了?有什麼樣方式可以「逼」後面的人出來?客戶內有哪一個部門或哪一個人比眼前的窗口更適合爭取成為盟友?
如果客戶的設計部門窗口甚至主管連工業設計、平面設計、網頁設計都分不清楚的話,該被提升的是客戶的專業還是自己篩選客戶的能力?或是介紹自己有哪些專業服務的時機、方式與技巧?
客戶端要有品牌總監或設計總監,能在交付產品規格以前先告訴廠商產品的靈魂是什麼。這是期望、假設還是幻想?如何切割成更細小、具體,可供雙方對焦確認的資訊項目?
大家加油,不管是在甲方或乙方~
Posted at 05:39 PM in 商業財經 | Permalink | Comments (0)
這個節目很特別,是用一個英文單字做主題,然後依這個主題,用說故事的方式跟大家分享這個單字的用法,這些單字都不是很常見,但神奇的是在聽完主持人煥恩所講的故事後,單字竟會深刻於腦海中,我想這就是專家們口中常說的「聯想記憶法」吧!
今天的主題單字 Meritocrazy 意思是任人唯賢,只選任用有德有才的人來做官,但這集主持人講了兩個震驚國際社會的詐騙案,來探討〝任人唯賢〞真的是最理想的用人制度嗎?你我是不是曾被 Meritocrazy 制約了呢!?
首先,大家應該都考試過吧,大部分的人也應該有個經驗是,獨自熬夜苦讀換來的卻是不盡理想的成績,而那些總說自己沒讀書卻屢拿高分的人...分兩種,一是天才,二就是作弊啦~~這讓我想到前陣子很夯的一部泰國電影《模犯生》,有錢人靠著天才的幫忙,設計出一套瞞天過海的作弊方法,電影明快的節奏完全抓住了考試作弊時那種刺激緊張的心理,一場單純的考試也能拍得如此令人膽戰心驚,不過在現實生活中,富家子弟們根本不用歷經這樣的心理磨難,直接〝捐錢〞即可!
這捐錢可不是直接捐給學校,這樣做實在太明顯了,所以主謀乾脆成立一個基金會,讓個政商名流把錢捐到這個公益性的非營利組織,然後再透過這個單位〝幫助〞孩子順利錄取理想中的大學,甚麼哈佛、史丹佛、南加大...任你選,甚至連從沒划過船的人,都能滑進划船校隊...20 年來基金會就靠著這樣的洗錢方式,「保送」超過 9 萬名不符合資格的人順利錄取進一流名校!
剛剛這件「美國入學醜聞」欺騙的是一般大眾,但接下來的這號人物可是將矽谷的菁英們、媒體們、甚至連政界的老江湖們,都能玩弄於股掌之間。
這位人稱「女版賈伯斯」的美女CEO伊莉莎白號稱「一滴血驗百病」,為實現理想毅然決然從史丹福大學輟學創業,公司資產甚至一度高達90億美元,伊莉莎白就靠著這樣的勵志形象到處演講、受訪,為她那從來沒研發出來的產品做了最成功的行銷,大家一定想說奇怪,沒有產品怎麼行銷,產品其實是有的,但你把一滴血放進去,跑出來的檢測數據根本只是預設好的畫面,而不是分析出來的結果...所以當產品推出後收到很多批評,但伊莉莎白並沒有就此收手,而是將所有負面言論或報導全數刪除,或是靠她的人脈壓下來,畢竟這麼多政商名流都相信她、投資她,而為了讓美麗的謊言延續,還要求離職員工簽署保密協定,誰敢洩漏半點不利於公司的消息,依她當時的財力人脈,保證告死你,可怕吧!
可怕的是伊莉莎白還不是美國史上詐騙金額最多的人,而是由馬多夫主謀的一場650億美元、長達20年的華爾街金融詐騙案,天呀!這些聰明人怎麼不用他們的天賦助人,卻反而用來害人呢!?
以上兩個電影般的故事情節,都是近期發生在美國的「真實案例」,那個「女版賈伯斯」的故事還有寫成書叫《惡血》,而且還真的會拍成電影,主角還是由我超欣賞的女演員珍妮佛勞倫斯主演,默默期待中~~
回到主題喔~這個社會時常用Meritocrazy作為用人準則,用分數任人唯賢,用外表任人唯賢,但我想只要不愧對自己,你管別人打幾分!我們無法推翻體制,只好試著在順應體制中,慢慢找出對抗體制的方式與道路。
點擊聆聽
Posted at 01:51 PM in 商業財經, 教育學習, 時事焦點 | Permalink | Comments (0)
圖片來源: Stephanie Ghesquier from Pixabay
前一陣子看到一則很嚇人的新聞。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,國內有超過四百萬人在使用安眠鎮靜藥品,光是門診一年就開出近3000萬張處方箋,去年用量更首度突破九億顆。代表有相當多人有失眠困擾,並且是透過藥物來協助入睡!
大家都知道晚上睡眠不好會影響白天的精神,除了睡眠時間不足之外,長期失眠更是讓人感到痛苦。但失眠是否嚴重到需要用藥物來解決?而除了吃藥之外,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協助改善呢?畢竟吃藥除了會養成依賴性之外,更會有一些副作用。
我們從聽界平台上挑了幾支音頻,分別從西醫、中醫以及全人健康的角度談失眠,希望能讓有此困擾的朋友在決定長期吃藥以前,也多多嘗試其他可能改善的方法。
你今天睡飽了嗎?擺脫失眠的妙招-環宇廣播電台《城市007》馬大元醫師主講
失眠怎麼辦-大愛網路電台《大愛中醫館》柯建新醫師主講
吃出好睡眠-Bravo 91.3 《良憶的人文食堂》陳小薇博士主講
好睡-解決失眠的新科學-環宇廣播電台《王牌獻櫻勤》楊定一博士主講
Posted at 12:08 PM in 健康醫護 | Permalink | Comments (0)
羅馬尼亞君主弗拉德三世還真的有點像吸血鬼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
你相信世界上有吸血鬼嗎?我個人是認為世界甚至宇宙是這麼~~的大,要我篤定的說「沒有」是不可能的!話說當年沒啥在運動的我,也曾為了外星人傳說而死命的爬上嘉明湖,明知道見到外星人的機會是微乎其微,但這種神祕詭譎的主題還是深深吸引我~~所以當我在眾多的節目主題列表中看到「探訪吸血鬼故鄉-羅馬尼亞」馬上給他加入我的收藏!
一開始聽節目想說糟了!來賓竟然不是歷史文化的專家學者,而是個撈過界的領隊...大學念物理、出國念電腦、出社會做卻是金融證券!這樣...我學到的會多嗎?幸好這位資深領隊陸秀慧口條很清楚,我聽到都想給她帶團了,個人覺得她蠻適合做廣播的。
讓我們話說從頭,羅馬尼亞在哪呢?聽起來好像是在中東的某個地方,但意外的是在被稱為「歐洲的火藥庫」巴爾幹半島,因為不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,都與此地脫不了關係,這個半島是地中海最東邊的半島,另外兩個由西到東分別是伊比利半島,以及靴子型的義大利半島,天啊好像在上地理課喔哈哈~~但還沒說完,這個羅馬尼亞東邊是黑海、西邊是多瑙河,而且還是巴爾幹半島中最大的國家,當然國大地大的他們蘊藏了相當多的資源,俗稱「羅馬尼亞三寶」分別是黑海的魚資源與沿海觀光城市,擁有世界級文化遺產的多瑙河三角洲,以及橫跨中東歐的喀爾巴阡山中的林業資源。
說到這大家一定困惑,這麼純樸多元的國家怎麼會跟吸血鬼扯上關係呢?愛爾蘭小說家布萊恩史扥克創作出的吸血鬼德古拉,怎麼會變成羅馬尼亞的〝國家形象代言人〞呢?
說到德古拉,羅馬尼亞人可是對他又愛又恨,愛是他帶來的觀光效益,恨當然是用吸血鬼來代表國家形象似乎不太妥,但這卻是這個國家聞名世界的重要主因之一,可是你知道嗎,羅馬尼亞之所以被稱為吸血鬼故鄉,是因為真有其人啊!他就是羅馬尼亞15世紀一位君主弗拉德三世。
話說當年被稱為是中世紀黑暗時期,鄂圖曼土耳其掌控了大部分主權長達500年之久,而這位君主弗拉德三世 14歲跟他老爸去向鄂圖曼土耳其的蘇丹王進貢時,為了怕羅馬尼亞叛變,竟然將弗拉德三世扣留作人質,讓他莫名其妙地在異國待了好幾年,而且竟然學會了這個國家對待敵人所有的殘暴酷刑,並將這些酷刑帶了回來,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把人像烤肉一樣,用粗尖木棍刺穿身體並聳立於地的「穿刺公」,而這酷刑的羅馬尼亞語發音就是「德古拉」...雖然殘忍但其實這位君主在防禦鄂圖曼土耳其方面做得很好,所以基本上人民是愛戴他的啦,只能說時勢造英雄吧,這要是在現代絕對是國際間極力撻伐的對象。而小說家布萊恩史扥克也就是根據弗拉德三世這樣的形象,塑造了吸血鬼德古拉這號人物。
另外,羅馬尼亞以吸血鬼城堡聞名的布朗城堡,德古拉根本沒住過!僅是因為較符合小說中的想像,走廊多、易迷路、又有湖水甚麼的,但我看照片其實蠻清新漂亮的啊~~所以我說,世界上真的沒有甚麼是絕對的,殘暴的君主也有人民愛戴、陰森的城堡根本沒有恐怖的過去、撈過界的領隊反而能憑自身豐富經驗說出更多生動故事,事事存疑、保持好奇,才能探索更多更廣的知識海。
現在就點擊聆聽,探索更多知識吧~~
Posted at 12:35 PM in 旅遊戶外, 閱讀文學 | Permalink | Comments (0)
記得之前陪孩子參加國中會考時,遇到多位之前小學同班同學的家長,因為當時參加籃球隊與幼童軍社團所培養起來的「革命情感」,所以在分享彼此家庭與孩子狀況時,都還算聊得蠻深入的。兩天聊下來,最強烈的感覺可以用一句話形容-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
也難怪~小學籃球班的訓練多少會讓他們感到一些壓抑,突然的自由與放鬆本來就需要調適,而影響他們更大的則是進入青春期後身體與心理上的變化。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容易和父母起衝突,如果父母不能學習理解這個時期的孩子大多以自我為中心、情緒反應先於理智思考、最怕父母把焦點全放在他身上的話,那麼親子關係從此時開始變壞也不讓人意外了。
【Loving Family 真愛在我家】通常由金培文老師獨挑大樑,這集則請到親子作家彭菊仙上節目。她自己有三個青少年孩子,雖然她與子女們互動的方式不一定適用於每個家庭,但很多觀點與方法仍非常值得參考。而且很重要的一點,隨著孩子的長大,父母也需要進化與成長!
父母曾經是孩子最好的老師,而孩子也可以成為父母最好的老師~
線上聆聽
Posted at 04:16 PM in 幸福家庭 | Permalink | Comments (0)
圖片來源:八耐舜子臉書
相信很多人都曾經從Line或臉書上,收過像上圖這樣圖文並茂的笑話或勵志語,同時也會看到創作者的署名是一個奇怪的名字-八耐舜子。你是否曾好奇他是怎樣的一個人?為何有這麼多的內容題材?又為何總是選擇用手繪和手寫來產出創作?
聽了八耐舜子上「東明會客室」的專訪,才知道他有一個頗具故事性的職場人生,而他今日能擁有廣大的粉絲與讀者群,並非刻意操作與經營,而是因為他守住原本的專業、保持豁達的人生觀,並在參與網路社群得到鼓勵後,把握空檔每天創作的堅持。
「你每天做一件小事情,你持續兩年看看,會不會變成一件大事?」
不管你有沒有對八耐舜子的創作按讚或轉傳,只要你聽過他的親身分享,就知道他上面的這段話不是疑問句!
Posted at 09:55 AM in 心靈成長 | Permalink | Comments (0)